新闻详情
关于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12-10-28 22:31:43    文字:【】【】【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月19日至21日,县政协主要领导带领县政协调研组,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城关、富水、湘河、白浪四个镇,东岗、桑树、茶坊、湘河街、汪家店、地坪等6个村(社区),县剧团、“两台”等8个县直文化单位,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走访、查阅资料、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召开了部分政协委员、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县文广局的专题汇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文化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1、各级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决定》精神,使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把文化事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思考来推进。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同志普遍感受到,绝大多数镇、村党政组织及其主要领导,对文化工作思想上有位子、工作上有思路、落实上有措施,群众文化生活有声有色。桑树、茶坊、王家庄、湘河街村的“两委会”班子成员既是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文化活动的实践者,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
      2、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近年来,绝大多数党政组织和部门自觉地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新建了商南文化广场、试马镇广场、湘河镇莲花广场,建成农家书屋167个、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1个、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16个,配送文体器材16套,初步解决了休闲健身无场地、读书学习无场所、文化娱乐无道具等问题。
      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对已建成的县镇广场、村级织织活动场所,大都配备了健身、娱乐器材,初步形成了广场文化服务体系;配齐了镇图书室、村农家书屋的兼职管理员,制定了借阅制度,初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读书服务体系;以送图书、送电影、送戏剧为载体,大力推进先进文化产品进村入户,去年以来累计送电影2076场,送戏40场,送图书3万多册,初步形成了文化产品下基层服务体系;坚持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入户率为重点,全面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县、镇、村的应急广播网络全面建成,为边远山区群众安装卫星电视接受设备21460套,大众文化传播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4、群众文化活动内涵更加丰富。近年来,我县各级党政组织以及文广部门在引导群众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把提升软实力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增强魅力。千人“威风锣鼓?秧歌舞”成为继商南茶、金丝峡之后的又一张名片,有效地扩大了商南的影响力。富水镇王家庄村,在组织群众开展以“学科学、用技术、快致富”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的同时,已着手编写村史,存史育人、推动发展。2011年,我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文化体制改革尚未触及到体制机制等根本性问题,动员各方力量、调动各种因素、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投入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文化设施建、管、用相互脱节;文化系统锐意创新、打造精品的动力不足;社会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尚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滞后。对中央《决定》贯彻落实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县上未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特别是缺乏总体规划,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着零敲碎打的问题,少数设施将来很难成龙配套,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问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存在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挖掘不深的问题,培育文化精品、文化名人的步子迈得不大。
      3、硬件建设欠帐较大。县级文化单位的办公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规模小、标准低、配备差,加之缺乏持续的必要的投入,个别文化单位已是有名无实。县电影院长期出租作商场,多年不放映电影。县图书馆仅有藏书4.5万册,是国家标准的六分之一,绝大多数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的旧书,因此很少有人问津。
      4、公共文化人才奇缺。镇级现有文广工作人员74名,其中具有专业职称的不足10人;县剧团虽然招录了30名演员,但依然缺乏有创新能力的编剧、导演等人才。由于编制、待遇等因素的制约,县文广局和“两台”很难引进和留住创意型、领军型人才。
      三、几点建议
      1、应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学习贯彻《决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文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党政组织、特别是文广部门,应组织干部职工对《决定》进行再学习再讨论,全面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切实把文化体制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闯出具有时代精神、富有商南特色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路子。
      2、应制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提升商南文化软实力为目标,全面科学地制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体规划,切实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着力解决文化大发展的定位问题,根据商南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沉淀,应把打造“秦风楚韵”作为全县文化建设的基本基调。二是着力解决文化设施建设的合理分布问题,县城应着眼于打造文化一条街,将文化管理机关、文化工作职能单位、文化活动场所适度集中,增强整体效果;镇村文化设施建设要与陕南大移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布点,避免浪费。三是着力解决文化与经济融合的问题,使文化真正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四是着力解决特色不明、效益不佳的问题,目前应重点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旅游品位。
      3、应加大整合资源的力度。充分整合分散于各个部门的文化建设资金,每年集中财力办一两件对全县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实事;整合县直文化单位的现有资源,筹措资金,启动文广大厦建设;村、镇应管好、用好已建文化广场和村级活动场所等文化资源,使之真正承载起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整合各行各业以及民间的文化人才资源,成立专业协会,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
      4、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步伐。一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使有营业收入的单位逐步闯出产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二要建立文化精品扶持政策,建议设立文化发展基金,采取以奖代拨、以奖代补的办法,扶持精品、激励创新、鼓励实干。三要建立文化发展的创意型人才、领军型人才的培育机制,真正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不拘一格用人才,促进文化大发展。

 

文章栏目分类导航
视频分类
图片分类
Copyright@2013-2017 版权所有 政协商南县委员会 地址: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关镇东街266号
邮编:726300 联系电话:0914-6321701  邮 箱:sxsnzx@163.com  陕ICP备17022094号-1